张角以太平道顺势而起时,郭太不过是茫茫起义军中渺小的一员。他身患隐疾,得张角符水兑药相助而幸存,因而信奉太平道到了偏执的地步。
甚至在张角死后,他纠结人马从白波谷再度起事,然而,顽疾却好像重新席卷了他的身体。
讨贼檄文的最后一段,说是告诫,不如说是天子给他们的选择。
涑水下游,自然是包括猗氏城在内的黄巾驻地。要么投降要么淹城,身为首领的郭太犹豫不决,但是涉及到自身安危,军中不乏连夜偷逃之人。
虽然事态被强硬的手段暂时止住,但是杨奉清楚,本来就不怎么团结的白波军内部会生事端。果不其然,韩暹暗中联系了于扶罗,由此便使内部分成了两派人。
一是以杨奉为首的主降派,另一则是以韩暹为首的主战派。韩暹始终认为,小皇帝不过是吓唬他们,河东下游百姓若干,他敢淹城便是视民如草芥。有后世的口诛笔伐为戒,天子便是敢也会有人劝着。
然而就在当日,斥候探查回报,闻喜令陈宫率百姓在涑水边筑堤改道,日夜不休。这才使得郭太病时又惊惧交加,最后撒手人寰。
他死后,杨奉和胡才投汉,韩暹李乐则奔往解县。
而那水,终究没有淹下来。
“张都尉的意思是,陛下欲水淹猗氏?”
雨势丝毫不减,杨奉接过手下递来的蓑衣,简单套上后,便跟寻着张辽的脚步。
张辽头顶盖着蓑笠,看不清神情,只能听到他模糊却清越的声音。“猗氏地势低矮,又在涑水下游,水淹是最好的法子。怎么,以为陛下唬你们呢?”
杨奉自然知晓,可当真没想到天子会真的如此冷酷。“城中百姓还未撤出,此时水淹,不会生灵涂炭?”
“原来杨将军也会担心生灵涂炭,”斥候来报,找到了关押的地牢,张辽顿了下,然后目光凛冽地转向他,“白波军肆虐河东,何曾想过百姓?”
“讨贼檄文已经张贴了半个月,猗氏令也不是酒囊饭袋,百姓心中自然有数。”
杨奉面色一阵赤白,目送着他踏进积水的地牢,然后吩咐手下协助疏通。
河东之地,隆冬降雪再寻常不过,可近几年,雨水也多了起来,本来富庶的猗氏,倒因为天气和白波军的双重打击日渐零丁,远不如如今的治所安邑。
牛辅上来的时候,杨奉斜睨了他一眼,然后继续立在檐下指挥。身为董卓的女婿,他还以为牛辅有些能耐,却没想到简单的交战过后,他就一退再退,而杨奉从来不会给手下败将正眼。
雨水顺着甬道流进地牢里,张辽淌着水,扶着一个女子迎上来。杨奉当即蹲下身子伸出手,女子咳嗽半瞬,突然拽住了杨奉的铁质护腕。
那女子散着柔顺的乌发,淡淡的瞳孔里满是肃杀,借着他的护腕一跃而上,她平稳地落在了牛辅身边。
然后,一把短刀悄无声息地架上了杨奉的后颈。
“董姑娘!”
张辽忙唤了一声。
董月娥眸色渐深,从牙关里挤出只言片语,“于扶罗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杨奉不可信。”
-
午后,雨势仍旧磅礴,尽情洗刷着猗氏空旷的街道。南匈奴和白波军合兵进入猗氏城中后,才发现,自己面对的不过是一座静谧的空城。
有条不紊的箩筐摆列,仿佛刚刚还在做生意的摊铺,城内诡异的寂静被马蹄声给打破了。南匈奴善骑好射,白波军则多数是步兵,他们以骑兵在前,步兵殿后的方式,在城中徘徊。
于扶罗恰好在此时听到了地底传来的震荡,找了个借口他掀开窗牖,便见军队正在城内搜寻些什么。而等他惊呼出“不好”的时候,刘辩已经敏捷迅速地搂着白貂溜下了雪台。
陈宫和徐浚正站在涑水上游,正色看着咆哮的洪水,宛如脱缰的野马般直冲洞开的城门。
“百姓应该已经撤离了吧。”
徐浚紧皱着眉头,惴惴不安地看着超乎想象的洪流。他以前都是在画本竹简上接触肆虐的水患,近距离观看,更是难以想象。
陈宫掸了掸官服上的脏污,重新撑好伞,“桑泉城位于涑水上游,城小人稀,来不及撤离到安邑闻喜的百姓都被中郎将安置到那儿去了。”
徐浚闻言颔首,刚要再开腔,却见他转身就走。
“哎陈县令,等等。”
拉住陈宫的手臂,他忙凑到伞下,挡住迸溅的雨珠,“你说,中郎将不是董相国的人嘛,居然会听陛下的差遣。”
“可我记得,你们河东徐家也是效忠于董卓的,你又为何要向陛下献计?”
陈宫抿了抿唇,侧头反问他。
本以为他会被难倒,可徐浚挠了挠鼻头,就红着脸顺势答道,“家中叔伯兄弟众多,轮不到我来烦心官事,既然陛下允我参与水事,那我就用心做呗。”
陈宫常驻河东也有个三两年了,自然清楚河东徐家,徐家虽说不是位至三公的大家族,但是在诸城盘根深远。而徐浚是幼子,又有老太太溺爱,师从已故的都水长,尚未入仕。不过因其家族,被举孝廉也是迟早的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书彤网【shutong.cc】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废帝生存攻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