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书彤网】地址:shutong.cc
十二月,冬天来了。
杨梅梅最先感觉到冬天来了不是因为早上醒来的时候被冷醒,也不是陆其远身上骤然增多的衣服,而是去找黑水晶收蛋的时候,她给了她四颗蛋。
四颗蛋!
杨梅梅震惊了,明明她每天拿到的都是一颗蛋,但今天却是四颗蛋!
黑水晶对她露出见怪不怪的表情,“你们买我们回来到家都三个月了,那些鸡仔也该到能下蛋的年纪了。”
这么一说,杨梅梅才有所察觉地往鸡圈里面看。
与刚买回来时小小、毛茸茸的不同,现在鸡仔们的身型大了不止三倍,只比黑水晶小一圈,踩在转盘不倒翁时一副雄赳赳的样子,羽毛也由当初的浅黄变成了深棕色。
现在人们看到这些鸡仔不会想到小小的一只好可爱,而是会想到好肥嫩很好吃的样子。
鸡仔,不,现在要改口叫母鸡公鸡了。
当杨梅梅将鸡蛋转交给陆其远时,陆其远显然也发现了这个变化。
于是,家里的鸡蛋存量骤然变多,而带来的突出影响就是饭菜上鸡蛋料理的增多。
但得亏家里养的鸡不算多,她们吃不完的鸡蛋陆其远就拿去送给何伯家和钱大夫了。
一天早上杨梅梅下楼时,就见到李婶来他们家做客了。
陆其远将她带进客厅坐下,问道:“李婶,你怎么来了。”
李婶说道:“这不是前几天你给我们家送了些鸡蛋嘛,我今天早上烤了一些红薯,想着过来给你送些。”
李婶将铁制饭盒打开,里面是刚蒸出来的番薯,还热腾腾地冒着气。
杨梅梅顿时迫不及待就跑到餐桌上坐好,就等投喂了。
而李婶果然宠她,当即就拿出其中比较小的红薯剥好给她吃。
这红薯香香糯糯,淡淡的甜味。
杨梅梅满足地眯起眼,在天冷的时候吃一口热乎乎的番薯是人间美味。
陆其远也剥好了一颗红薯,递给李婶,“李婶,你也吃一个吧。”
“哎哟,你这娃就是乖。”李婶夸赞了一句后连忙推拒道:“不用不用,你们吃就行了,我吃过饭才来的。”
陆其远笑道:“谢谢了。”
“哎,这有什么。”李婶摆摆手,“对了小远,我跟你说,最近玉米地附近可热闹了。”
陆其远问:“怎么了?”
李婶道:“听人说好像是有什么电视台的在那拍综艺呢,老何去玉米地的时候,看到那里好些个靓仔靓女,还些人扛着些高科技的东东呢。”
“我家玉米地旁边原先是何栋家的地和屋子,只是去年他们就全家搬去城里住了,那里就闲置了,没想到竟然租给电视台了。”
“哦哟,搞得我也怪好奇的,想过去看看呢,瞧瞧电视中的明星长啥样呢。”
杨梅梅一边吃着红薯一边听着李婶拉着陆其远聊八卦,没把李婶说的这件事放在心上。
虽然她已经是一只拍过电影的猫了,但对明星娱乐圈这种东西其实没多大的兴趣。
而且玉米地离她们家住的地方确实有些远,一般何伯他们都是开车去的,杨梅梅去过一次就再也没去过了。
因此李婶说的这件事,她就当随便听一乐就算了。
虽然已经入冬了,但每周一次的鸭子还是要赶的。
那些鸭仔也不能叫它们鸭仔了,要叫鸭子了。
即使它们只是三个月大还没成熟,但也跟后院的鸡一样已经完全褪去青涩的形象,大小要和杨梅梅差不多大了。
下午算是冬天一天中最暖的时候,杨梅梅拉开鸭棚的大门,在门前喊一嗓子。
“喵!”
经过两个月的培训,这些鸭子们已经极度听杨梅梅的话了,如果是打开门没猫叫,那就是过来给它们喂食的,它们做自己的事就好,要是开门叫了一声,那就是要集合去放风了。
看着在她面前排好队的鸭子,杨梅梅清点了一下数量,七只,刚刚好,满意地点点头,领着它们去到河边。
到了河边时,恰好王婆婆也在放鸭子,她已经非常熟悉杨梅梅过来赶鸭子了,看到杨梅梅便亲切地叫了一声:“青梅,来帮小远赶鸭子呢。”
“喵。”杨梅梅叫了一声,算是回应王婆婆。
河边有两个石墩,杨梅梅和王婆婆就一起坐在石墩上看鸭子。
有时候王婆婆会跟她聊聊天,说说家事或者告诉她养鸭的方法,有时候就一人一猫这么静静地坐着。
这会儿,王婆婆说道:“青梅,你知道吗,今天中午来了一些不认识的年轻人找上了我家,说是拍什么电视的。”
嗯?
杨梅梅歪头,这该不会就是李婶那会儿说的,在玉米地那来拍综艺的电视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猫猫不易,种田卖艺》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彤网shutong.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