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彤网shuto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空春雷轰鸣,满城下着泼天大雨,一辆朱红雕刻芍药花纹样的马车疾疾驶过集市,出了城门,径直向乌云深处的驰道行去。
鬼修说:“洗三不净乃大凶,是不祥之兆,一世空无不得人间清欢,与之相近成灾,相爱成痛,相倚成空。此卦无解,乃天定宿命。”
马车内传出一道女子的声音,“罢了!”
曲径成通衢溅起阵阵雨花。
马车后面紧随着十余骑从,一路车马辚辚,松间疏影,惊得芒狸遁地,玄凤离巢,掠过长空雨下云雾缭绕处,住着一户人家,距河畔不远,门前的空心石柱拱桥连接着两岸天景。
那头,雨打芭蕉片片滴答声。
这头,一双锦鞋踏上拱桥,步步平稳。
屋里面邓氏和方同在做手工刮麻丝,听着屋外似有婴儿的哭声,着了门后挂着的青箬笠出来探望。
那声音正是从院前的芭蕉叶下传来的,邓氏一身青衣纻裙尾曳浅水,走过去抱起婴儿,婴儿被她抱在手里,哭声瞬间止住,她惊奇得抬眼看方同,四目相对,乐得笑了起来。
“是谁家孩子?”邓氏寻着雨里问,四下无人,她打开芭蕉叶,锦绷绣褓中的婴儿不足一月,似面团白净玉柔的脸肉乎乎的,很惹人喜爱。
方同也朝着雨里问:“是谁家孩子?”见着石桥那头,从烟雨中走来一个人。
鬼修扮作江湖相士途经避雨,替二人细细掐指一算,“襁褓之童雨中来,天降鸿福,老夫卜她为婴童,日后必定风声水起,逆凤改命,是二人修来之福。二人只要将她抱回屋好好养起,日后膝下自会有子来,不愁香火不作道。”
二人婚后多年无子,遍处寻医问药无果,早成一块心病,听着相士的话,激动得连忙请相士进屋避雨煮茶。
邓氏在灶中生起火,炒米碾磨,给婴童准备米糊。方同帮着传火,为相士煮清茶。
白屋寒门雨中炊烟,鬼修饮完手中的半盏茶,没有继续停留,讨了身蓑衣,在灶房的半摞土碗下留了银子,邓氏拿了只竹箩临时做成摇篮,鬼修看了眼摇篮中熟睡的婴童,抚须离去。
经过门外时,脚下流水淹青石,院前长春花芬芳绽妍,一朵朵一簇簇,雨雾氤氲着不是人间仙境,却胜似仙山藏春。
鬼修捻了捻胡须,吟哦道:“只道花无百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三十六旬开不厌,一生享用四时春。愿此常恁,颜红鬓绿,单名叫她一个‘颜’字。”
邓氏在窗下的摇篮边照看孩子,听着相士留话,推门出来,一阵斜雨把她堵在门前,透过天雨水帘,她向着院中的相士施礼,“多谢先生赐名,托先生景愿,孩子以后便叫她方颜。”
鬼修捻须点头,望天笑着,踏过脚下的青石流水,负手离去,身后的长春花,风来娇娇欲滴摇曳生姿。
松间马车辘辘轮蹄,驭马的缰绳骤然勒停,惊雷声处,鬼修着蓑衣素简,向马车上的人拱手辞礼。
御者接过车帘后递出来的钱褡,是答谢鬼修的酬金,拿来交给鬼修,“我家夫人说,这趟有劳先生。”
鬼修垂下了眼帘,沉吟一会儿,透过斗笠沿角,抬眼看向马车,车帘一样紧紧掩着,静得风雨不动,目光又落回踏道尘苔的泥泞间,伸出双手去接钱褡。
一瞬间,马车里飞出一枚铁梭,穿过密密雨隙,带了一滴滚银圆珠,滑入铁梭刃末,如笔落纸带过,刀落面门不见血,鬼修鼓着两只圆睁睁的铜眼,迎头栽进尘苔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