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句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彤网shuto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妈妈们坐在遮阳伞下,悠悠闲闲地聊着天。
周子涵的妈妈比较腼腆,双胞胎的妈妈则快人快语,王一迪是王小虎隔壁家的小孩,奶奶在带,就没跟着来。
聊了会大家也熟了,余欢才知道她们几个都算留守妇女,丈夫在安城打工,十天半个月回来一趟,自己在家带孩子。
妈妈们在一起能聊什么呢?绝大多数话题无非都是围绕着家庭、孩子。
“其实吧,我也想孩子去城里念书,但是三个呢,城里消费那么高,哪里供得起。要是我也能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倒是还行,可咱这农村妇女,去了城里就是当服务员,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多少。他爸就说算了,把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弄好就行了。
我也是心疼他爸,一天到晚地送外卖,自己连口热乎饭也吃不上。”
“是啊,城里混口饭不容易。前两天子涵他爸也说想让我进城去,问了半天也没个合适的活,就说在工地上帮忙干些轻省的。但是子涵和他爷奶在家,我又不放心。”
刘燕妮不赞同道:“工地上都是大老爷们,你年轻轻的,细皮嫩肉的,去那里干活太遭罪了。”
“我也知道,但是在村里吧,地里出产太少了,闲下来的时候就是个刷手机,没个正事也不行。我琢磨着,不行了也去镇上摆个摊啥的,多少有点收入……就是没做过生意,怕赔了……”
话题聊着聊着,几个妈妈都有些发愁。
余欢一边听着,不时也说上几句,一边思考着,自己将来会不会也陷入这种迷茫之中。
虽然陆凌肆挣钱不少,但她也不能无所事事,还没给人家嫁妆呢!
但是吧,原主之前在白家,养父母让她学的是那什么劳什子的艺术史,说人家富二代都学那些高雅的,反正将来也不用为生计发愁,学这个就是为了交际。
因为身边的同学啥的,大多数都是一样的家庭。
基本也都不是自己考进去的,而是捐个楼设个什么奖学金,就塞进去了。
原主倒是学过些绘画,虽然文化课一般,但勉强考进安城艺术学院了。
只是这个专业吧听着高大上,原主上了两年,也不知道自己学了个啥。
倒是认识了几个关系还算不错的舍友,不过上次真假千金那事一出,明显对她没那么热情了。
只是还在微信群里假装关心地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余欢知道,她们只是吃瓜而已。
被问的烦了,便直接拍了张结婚证的照片发了过去,然后就不再理会了。
但是话说回来,改天还得去安城转转,她现在已经有了一点想法,需要再考察考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平凡中文网】【推文君】《独家报道》《惶惶》【绝境黑夜小说网】《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宝珠也想不到[重生]》《肝到厨神才算开始》《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大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