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彤网

第58章 神石之二谱难情(下)

掌上冥珠正文卷第58章神石之二谱难情焉知阳光下照射出的金色字谱与此谱本身之谱显然并非同一曲,谱字循着阳光里的温暖小精灵,仿佛也一跳一跳跟着静谧舞跃,越发显得神秘诡谲。苏诠知道琴玉郎的东西都不是俗物,这曲中曲待被挖掘出来,今天散扬出去,定能成为江湖上一大奇谈!

人怕出名猪怕壮,苏诠不是好大喜功的性格,今日只有他一人在场,肯定是不会张扬出去的。当然,他心中也有些惊喜,心想“若不是今天机缘巧合,不知要待何时才能发现这本琴谱的绝处!”

他细想又细想,再三斟酌“难不成这是琴玉郞费劲心思想要隐藏于世人的神曲?呵呵,这世界上原本没有人,都是世人痴心妄想而已。”

苏诠过目之后拿起髓箫,按照金芒字体谱处的曲子吹奏,起先吹出来的箫声似仙灵之气,又堪比天赖之音,方圆百里内竟引得风停云歇,竹叶凝空,犹如隔年幻世一般的幻景。就连苏诠自己也沉醉在其中,有意要以这首曲子来掩埋方才‘难情’之曲带来的悲沉不悦。

一曲将罢,苏诠手中的白玉髓箫不知何时变了金玉色的髓箫,整根髓箫由内到外的散金散光。细看箫内,有一圈不知是何物在阳光下熠熠光辉。呆得苏诠停下箫声,箫内散出的光芒才缓缓收入箫内,直到最后一道金光消失不见。

“难道这箫里是装了什么宝贝不成?”苏诠惊得两个头都不够。

他再次在太阳底下将那本曲谱研究翻遍,最后一页却出现了他从未见过的行字,凭空冒出般的稀奇鬼怪,唬得苏诠把谱扔在地上。

“大白天的,怎么会有鬼在琴谱上田字呢!”苏诠自嘲一语,可能是之前不细看这本琴谱,一时忽略了也不是不可能。

他重新拾起来看,那小行金字乃是琴玉郞的亲笔字体,谱曲落款的空处现一小行字,上面注明写道“衷心为性,箫曲为灵,神石再现。”

神石再现!半天了,苏诠终于被最后一行字刷得脑袋空成一片,蓦然想起琴玉郎曾说要用神石救萧娘起死回生的话。当日苏诠只是随便听听,今天才那句话认真当一回事。

那日琴山之行,种种故事,不枉白行。原来这就是琴玉郞曾经为救他爱人所寻的神石,琴玉郞将神石匿于箫内,又将呈石的神曲隐谱成血书覆盖藏于箫谱中。苏诠方才因‘难情’抒尽心真之性,之后又吹此神曲,依照那十二个字看来,毫无疑问箫内藏的精华就是神天石。

“髓箫,髓箫,所藏精华在于髓。”

这是当日在更灵谷时,晏姜为箫命名时讲的言辞,并不是白说的话。现在苏诠回想起来,醍醐灌顶。他细细品味那日晏姜说过的话,一字一句如金石般贵重。不到十八岁的小姑娘竟然有成人一样的心性见识,真真是一位奇女子,苏诠顿时对她刮目相看。

同时,他更意想不到,人人拼了性命去夺还毫无下落的神天石,竟然会如此轻松,毫无征兆地落在自己手里。原本苏诠是不信神石传说的存在,自从误打误撞遇上琴玉郞,再到琴玉郎临终时将这把箫赠给自己,若非慕青衣血染这本曲谱,恐怕几百年都没人发现其中的奥妙。

若无慕青衣血染曲谱,似乎这一切没有办法顺理成章。苏诠只觉得两只耳朵嗡嗡作响,又陷入了两疑,因为他好像发现了更惊讶的事…

髓箫与血有关,琴玉郎当初是箫染红血送到苏诠手上…

琴谱也与血有关,隐于谱中的神曲是阳照血光而现…

一切都有了新的说法。苏诠皱眉心痛,半天说不话来,他认为,慕青衣挡剑也有挡剑的隐情,她舍生为的竟不是他的命,而是与神天石有关的曲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新棉花糖小说网】《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怪谈游戏设计师》《我娘四嫁》《华娱,从神雕剧组开始!》《北宋穿越指南》《不正常型月》《1978合成系文豪》《北宋穿越指南》《沧澜道

书彤网【shutong.cc】第一时间更新《掌上冥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我靠好运壮大家族谬接瑶华枝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表妹不欲攀高枝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寻找轮回的你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哇!女总裁是皇帝我是主母,也是孟婆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诱梦三魂七魄归位离人终成相思意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这个修仙过于日常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姝宠折红鸾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穿越三国:姐妹同心悍女麴凰驭龙婿横空出世的娇帝君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穿时空的女将军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