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彤网

第16章 要让江水飞上山

少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彤网shuto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农说,自己在这山区耕作几十年了,农田灌溉问题也思考了几十年。辛献弯下身子,以讨教的态度问道:“思考了几十年,想出法子了没有?”老农说:“辛书记呀,不瞒你说,我想来想去,不建个大型水利工程,干旱问题没法改变,农田灌溉也永远无法满足啊。”

辛献站了起来,挺直身子:“老哥,你所说的,跟我所想的,对上了啊!”

离开老农的时候,辛献心里既沉重,又意外。沉重的是他通过实地了解,这大片山区的农田灌溉问题,不管依靠自然条件,还是依靠“关照”,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意外的是,想不到自己所想的,与老农所想的,是如此地一致,在群众里也有“知音”,老农所说的“大型水利工程”,在他心里产生强烈共鸣。

三人行,向着大亢村,一路走去。辛献与琴父谈着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事。琴音低声地哼着歌儿。

辛献说,原先想着在这附近建设一座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琴父说,历任县委领导来调研,也想过建水库的事,但你看这里全是小溪流,小型水库也没少建,还是无法满足用水呀。你再看周围山地高亢,山体疏松,大型水库根本建不起来。

辛献紧皱眉头,苦苦地想着办法。

琴音提醒,何不让河水从丰水处飞上山来呢?

琴父说,在领导面前甭胡言乱语。辛献说,这想法挺新鲜,说说看。

琴音说,在这六七十年代里,人们不是对渡槽情有独钟么?这个时代的人,整整一代人的鲜明记忆,不就是横亘田野的渡槽么?

辛献反应很快,渡槽?你是想让渡槽引水上山?

难道不行么?红旗渠不是解决了千百万农民的燃眉之急么?渡槽不是成为农业生产的神话了么?

辛献陷入沉思。毕竟,决策者和老百姓是不同的,老百姓可以随随便便提出一个方案,可行不可行是另外一回事。而决策者,可是肩负国家财政、民力、风险、后果等等一系列问题的人啊,要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不可随便轻率行事。

琴音见辛献不置可否的样子,继续说道,这是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时代。在六十年代同样是物质匮乏的年月,勤劳勇敢的的人民,苦战十个春秋,没有大型机器设备,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不是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一千五百公里的红旗渠么?

辛献说道,我当然知道了,红旗渠干渠全长七十多公里,为了建造它,削平了一千二百五十座山头,架设一百五十多座渡槽,开凿二百一十多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一万二千四百多座,挖砌土石达二千二百二十多万立方米。周总理生前曾自豪地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红旗渠。

别人能创造世界水利奇迹,我们也要建设一座自己的水利长廊,建设绵延起伏的“水长城”。辛献的心中,慢慢地,一个酝酿很久的宏伟目标和计划,也是与当地农民息息相关的,那就是解决千百万山区贫困农民的农田灌溉问题的初步方案,开始有了轮廓。

想到这里,辛献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琴音、琴父走在辛献身旁,明显地感受到辛书记的微妙变化,笑呵呵地跟在后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文明小说】《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渣攻改造,BE改写HE》《北宋穿越指南》《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落崖三载后》《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新书推荐

华尔街门诊部环保使者中药供应商青龙白滚汤茶道传承系统厨子在韩娱我的能力很变态吸金大富豪韩城谍影文娱之星卡牌大明星食材供应商文娱行者手机制造商重生摇滚之王脑部动漫制造机神仙农场传媒巨子神级紫荆花牧场黑金帝国韩娱之我的会长大人重生之财富天下黑拳医生首尔星光韩娱养成美饮供应商文艺界奇葩重生之无节操系统随身带着俩亩地文青是不是种病神级明星系统文学大宗师重生之清爽人生墨骗之天厌环保大师歌唱者也心灵黑客娱乐之王我才是真正的主神都市神灵艺人